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7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她对霍金说:我爱过你,我尽力了

[复制链接]

697

主题

1142

帖子

4086

积分

认证用户组

Rank: 5Rank: 5

积分
408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3-16 10:15:51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http://url.cn/5P7EQNL




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于昨天去世,满屏皆是悼念。
人间陨落一个天才,苍穹添多一颗星辰。在无数人缅怀天才的同时,我也在感怀站在天才背后的女人。
如果没有她们,霍金的一生将如何演变,还真是未知。
霍金大神本尊


霍金一生都在藐视预期,但他此生最大的藐视,应是他的生存年限。
21岁,他就被诊断出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』。这种病会导致神经慢慢无法控制肌肉,先是失去行动能力,再是失去语言功能、最后死亡。
被确诊后,医生预言霍金:只剩下两三年寿命。
那个时候,剑桥大学的学霸斯蒂芬.霍金,与即将进入伦敦大学的简.怀尔德刚刚展开热恋。命运猝不及防来了这样一记绝杀,实在残酷至极。
霍金痛苦、消沉、绝望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拒绝简的探视,并要跟她分手。
简的回应是:我爱你,我要和你在一起,有多久是多久。
霍金自传电影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后来,霍金在采访中说:他的病被确诊后,是因为有了简,才有了活下去的理由。
霍金采访视频资料

接下来的事情,你们都知道了,金彪悍地突破了医生预设的生命期限,奇迹般地活到了76岁。
但是这一切,是简没有预料到的。
她在自传里写,当时以为他真的只能活两年,为了守护这份爱情,她做好了把自己奉献给他的准备。
『我那时很年轻,也很乐观。重点是,我当时爱他,想尽我所能去帮助他。』
年轻时的爱情,总是热情而天真,它蔑视所有陈知俗见,只听命于荷尔蒙、热血,与义无反顾的莽勇。
热恋中的简与霍金本尊

但生活这座高山,密布太多荆棘与沟壑,仅凭那点天真的理想主义热情,是翻不过去的。
很多人都是轰轰烈烈一阵子,哭哭啼啼一辈子。更多的人,在生活初露狰狞时就已经落荒而逃。
但是简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,陪伴、照顾霍金度过了25年的时光,给他生养了3个孩子,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。
霍金一家子

直到,爱到不能爱,聚到终需散。

这一日的到来,霍金的父亲一早已经预见。
在霍金自传式电影《万物理论》里,霍金的父亲对做出结婚决定的简说:我认为你没有认识到前面的路有多难,你会面临非常惨重的打击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简的回答是:我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,但是我爱他,我愿意陪他打这场仗。
是的,他们曾是一对完美的爱侣。在桥剑大学的新年派对上,彼此一见倾心。
霍金聪明绝顶,用他理科生不落俗套的风趣和幽默,赢得了简的芳心。
简也不差,在初露端倪的天才面前,接得上话、解得了梗,对话颇有机锋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简与霍金结婚照

那时的他们,对彼此的爱很有信心。但是琐碎又磨人的生活,渐渐折损了这份爱。
婚后第二年,简生下了大儿子罗伯特,时隔三年后,又生下女儿露西。
因为霍金不希望借助家里人的帮助,也负担不起雇佣住家护士的费用,所以简只好事事亲力亲为,服侍霍金、养育两个孩子。

她超负荷地操劳,让家庭正常运转,令霍金觉得:一切都很好,这个家很正常。
霍金一家,那时家里还只有两个孩子

但事实上,这是一个不正常的家庭。
当时霍金已经瘫痪,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。大儿子10岁的时候,就分担了照顾爸爸的职责。看到孩子失去童年的欢乐,简备感心酸。
同时让她烦恼的,还有自己未竟的学业。
婚后,她还在读研究生。忙碌的家务闲隙,哪怕有5分钟的空闲,也会坐到书桌前看书、查资料。
但她每每这样做的时候,心里却会内疚:有读书的时间,是不是更应该去陪伴孩子?
生活带给她的种种失衡,让她处于焦虑中。后来,她听从妈妈的劝告,每周花一小时,去教堂的唱诗班唱歌放松自己。
在这机缘下,她结识了唱诗班的风琴演奏家乔纳森。

简与乔纳森的感情,是生活给出的最现实课题,不但考验着人的感情,也考验着人性。
一开始,乔纳森对霍金家来说,只是一个提供帮助的人。
他结过婚,妻子不幸死于白血病,无家庭负担,又有悲悯情怀。更何况,给霍金这样的天才提供帮助,让他深感荣幸。
有了乔纳森帮手,简轻松了很多,也终于有时间继续她的学业。但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中,她与乔纳森彼此产生了好感。
这其实也正常。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在备感无助的现实里,有人帮你把这个家撑起来,由感激过渡到感情也自然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,简与乔纳森带孩子们露营

但简是个老派人,有自己遵循的道德和伦理界限。
哪怕私人感情的天平已经倾斜,在理智上,她依旧选择了对家庭的爱与责任。

她决定克制这份感情,将之升华到精神之恋。但这想法未免太一厢情愿,毕竟人心难测。
乔纳森的存在,使得她第三个儿子的出生饱受非议,甚至连婆婆都跑来逼问蒂莫西究竟是谁的孩子?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生活上的艰难,精神上的折磨、人格上的屈辱,令简数度濒临崩溃,甚至产生过跳河自杀的念头。
另一厢,霍金也生活在隐忍的痛苦中。
一个在智性上藐视众生的骄傲男人,肉身却被困在轮椅里,面对妻儿的困境,不但无能为力,连自己的吃喝拉撒,也只能求助于别的男人。而这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还有好感。

还有比这更难堪的处境吗?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,霍金与乔纳森


简与霍金的婚姻,在维系了25年后解体。个中原因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
有一说是因为信仰的分歧。这并非没有源由。
霍金认为宇宙没有开端和起点,那就意味着不需要上帝来创世纪,所以上帝就不存在。
而简一生下来,就被灌输这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信念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,听众向霍金提问

霍金的病发展到后来,讲话口齿不清,全世界听得懂的人不到十个,简时常要为他做翻译。
出于这样的前提,她需要把霍金的理论理解得很透彻。但她理解越透,对自己的信仰挑战就越大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,简在跟人解释霍金理论

一面是智性高级到毋庸怀疑的丈夫,一面是与生俱来的信仰,两方角力,令她备感痛苦。
她并不是愚昧无知的村妇,她对自己的信仰有着知识分子的解读。
《万物理论》的电影里,有一幕特别动人:简在霍金的著作中,读到他对于上帝存在论的些微松口之辞,激动得热泪盈眶跑去求证。
足见信仰分歧这件事,带给她的困扰之深。

不知道是幸抑或不幸,伊莲的出现,终止了一切烦恼。
她是在霍金名利双收后,被雇来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其中一个护士,到了后来,她成了霍金第二任妻子。
霍金为了她,连一句解释都没留下,离开了简。离婚官司打了5年,个中过程不堪言说,简的感受,唯电影里一句台词可概括:我爱过你,我尽力了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一个女人,把一生中最美好的25年都用来陪伴你、照顾你,养育属于你们的孩子,克服所有困难与诱惑、坚韧地面对命运给出的一道道难题,最后被放弃。
她真的尽力了。

电影里,伊莲的形象被打造得很好。
长得美,聪明、有个性、也有魅力。她既被霍金聪明风趣的人格魅力折服,臣服于他超人的智商。
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也会当他是小孩子,与他玩幼稚的游戏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更能理解他是个男人,会陪着他看色情杂志。
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我觉得霍金之所以会与简离婚,和伊莲在一起,往好里解读,是霍金有意要放简一条生路。但是从霍金一直以来孩子般任性的举止来解读,他选择伊莲,应是她释放了他内心那个顽皮的小男孩、小恶魔,让他得以放飞自我。
老顽童霍金本尊

与简在一起的霍金,肩上背负着沉沉的爱与责任,过得隐忍压抑。但在伊莲面前,他做任何事都无所顾忌。
也不能说伊莲嫁给霍金是贪图他的名望与地位,这样看未免看低了霍金。开始的时候,她的确欣赏他。
霍金与伊莲结婚照

但是,就如同《圣经》所示: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。
简遵循着《圣经》的教诲去爱霍金,恩慈并重地爱了他25年。
伊莲身上没有恩义与慈悲加持,这忍耐就无法恒久。
她与霍金的婚姻维系了11年,期间,曾传出霍金被她家暴,但被霍金否认,但是他身上那些深浅不一的伤口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。

写到此,不禁庆幸,在霍金学术成就最重要的25年里,陪在他身边的人是简。
简与霍金本尊

霍金有肺炎,却不肯看医生,经常因为痰窒息,简为此练就了一手袪痰绝活。
后来,霍金肺炎严重,一度,生命需要靠呼吸机维持。
医生对简直言:不知道霍金还可以活多久,她可以选择关掉呼吸机,那样他可以毫无痛苦地离去。如果他醒来,就要面临残酷的选择,他可以做手术,切开气管来呼吸,代价是从此失去声音。
简,这个自认身体不强壮、精神却强悍的女子,替霍金做了令他无悔终生的决定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手术后的霍金,不能再发出声音。简找来拼写板,上面分列着色块,每个色块写着几个字母,让霍金用眨眼睛的方式,选择色块与字母,从而拼凑出他想说的话。
《万物理论》剧照

这样的对话艰苦卓绝,需要无与伦比的耐心,直到霍金后来有了一台可以用手指操控的电脑语音合成器。
简与霍金虽然没能走到白头偕老。但是,在霍金与伊莲离婚后,他们又恢复了家人般的往来。因为住得近,简差不多每隔两周去看霍金一次。
他对她而言,不但是荣誉的伙伴,也是割舍不下的牵念。
到后来,他们的感情,已经超越了爱情和亲情,升华到了更高阶的层面。
老去的霍金与简本尊


简的后半生,过得幸福又安稳。
她与乔纳森走到了一起。住在郊区,家里有一个透明的玻璃花房,种满了百合与芍药。她听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,还客串去电台播音。
简的晚年过得很幸福

她不但拿到了中世纪诗歌的博士学位,还写了本自传《飞向无限: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》。
她写书的目的,是为了防止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胡编乱造,哗众取宠。
她始终认定:在霍金向着无限进发的征程上,能够陪伴他走一段人生旅程,是种幸运。

但是,如果你问她:如果时间倒退回她与霍金相遇的最初,你会怎么选择?
她会告诉你:如果重新面临选择,我希望自己能预见未来,做好自我保护措施。那些年,实在吃了不少苦。
霍金一家

这的确是一句肺腑之言。
每一个天才背后,大多站着一名伟大的女性。
为了爱因斯坦,放弃进入科学界梦想的米列娃。
在28岁芳龄,选择陪伴82岁杨振宁教授安度晚年的翁帆。
为托尔斯泰生养了13个孩子,承担了一切家务琐事,替托翁誊抄了七遍《战争与和平》的手稿,还因为他的吐槽而承受着外界非议的索菲亚。
包容马尔克斯一生花心,在他写作《百年孤独》的一年半里,一力挑起家中担子的梅塞德斯。
她们像灯塔下的基座,坚强、坚韧。她们照顾、陪伴、奉献、成就,心甘情愿地站在坚实的大地上,安静在炫目的光环下。与这些伟大灵魂同行一程或一生,像她们此生的使命,也是她们一世的荣光。
在悼念天才陨落的同时,也向这些天才背后的女人致敬。
简.怀尔德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firemail ( 粤ICP备15085507号-1 )

GMT+8, 2024-6-17 19:02 , Processed in 0.08378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