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 发表于 2017-7-12 20:11:06

deepin系统安装

本帖最后由 java 于 2018-12-2 16:21 编辑

----分区----
第一主分区:200GB / ext4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%
第二主分区:4GB swap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%
第三主分区:剩余 /homeext4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78%





-----------deepin默认分区方案(开启EFI启动方式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但电脑设置为只UEFI启动,又进不去系统,只能选支持uefi和原bios方式




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5:22:45

本帖最后由 java 于 2018-11-26 16:22 编辑

查看系统信息
cat /proc/version
cat /proc/cpuinfo (Linux查看cpu相关信息,包括型号、主频、内核信息等)
内存
free -h

查看磁盘使用情况
df -lh

将/etc下面的可用的磁盘容量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
df -h /etc
//查看文件大小
ll -h


//////////fdisk////////////
whereis fdisk
sudo ln -s /sbin/fdisk /usr/bin
sudo fdisk -l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5:32:24

deepin分区工具 任务栏的启动器,找到分区编辑器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6:11:15

本帖最后由 java 于 2018-11-26 16:44 编辑

       ① EFI 分区,fat32格式。大小100 -200M,如果有特殊需求比如黑苹果,要分大点。②/ 根分区。③swap交换空间。一般4G或者干脆不分。
提示:别分什么/boot 或者 /home。后边分小了内核安不上,你又不会扩大分区,一堆破事。UEFI下的镜像刻录,安装,引导都非常简单。直接将ISO文件解压缩到优盘即可。
首先确定磁盘是MBR还GPT确定主板是是UEFI还是传统的BIOS,进入BIOS查看

uefi和legacy是两种不同的引导方式,uefi是新式的BIOS,legacy是传统BIOS。你在UEFI模式下安装的系统,只能用UEFI模式引导;同理,如果你是在Legacy模式下安装的系统,也只能在legacy模式下进系统。uefi只支持64为系统且磁盘分区必须为gpt模式,传统BIOS使用Int 13中断读取磁盘,每次只能读64KB,非常低效,而UEFI每次可以读1MB,载入更快。此外,Win8,更是进一步优化了UEFI支持,号称可以实现瞬时开机。

新型UEFI,全称“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”(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), 是一种详细描述类型接口的标准。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,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。
可扩展固件接口(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,EFI)是 Intel 为 PC 固件的体系结构、接口和服务提出的建议标准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组在 OS 加载之前(启动前)在所有平台上一致的、正确指定的启动服务,被看做是有近20多年历史的 BIOS 的继任者。BIOS(Basic Input/Output System—基本输入输出系统)。BIOS可以视为是一个永久地记录在ROM中的一个软件,是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。它包括post自检程序,基本启动程序,基本的硬件 驱动程序等。主要用来负责机器的启动和系统中重要硬件的控制和驱动,并为高层软件提供基层调用。因ROM中主要存储的就是BIOS,因此,也可混称为ROM BIOS,或系统ROM BIOS。

MBR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
主引导记录,是传统的分区机制,应用于绝大多数使用BIOS的PC设备
 MBR+BIOS
MBR支持32位和64位系统。
  MBR支持分区数量有限。
MBR只支持不超过2T的硬盘,超过2T的硬盘将只能用2T空间(有第三方解决方法)。
GPT(GUID Partition Table)
 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,是一个较新的分区机制,解决了MBR很多缺点。
  支持超过2T的磁盘(64位寻址空间)。fdisk最大只能建立2TB大小的分区,创建一个大于2TB的分区使用parted。
  向后兼容MBR。
必须在支持UEFI的硬件上才能使用(Intel提出,用于取代BIOS)。
GPT+UEFI
  必须使用64位系统。
  Mac、Linux系统都能支持GPT分区格式。
  Windows 7/8 64bit、Windows Server 2008 64bit支持GPT。
以上就是Linux系统MBR和GPT分区的区别,总得来说GPT比MBR更先进,但是MBR的兼容性比GPT要好。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6:12:49

本帖最后由 java 于 2018-11-26 16:14 编辑

现在问题大致清晰了,是由于UEFI的启动模式导致的系统需要磁盘使用GPT格式的分区表但是磁盘默认的分区表格式是MBR的所以出现问题。



只要不使用UEFI模式启动,就可以使用MBR的分区表,而且也不需要创建/boot/efi。.

但是如果就使用UEFI模式启动,能否可以安装Centos6 呢?
其实也是可以的,只要提前使用工具Diskgen(一般光盘或U盘的启动盘都有这个工具),将磁盘的分区表格式改为GPT,然后在分区的时候创建一个/boot/efi分区就可以了。
总而言之,如果要使用UEFI模式启动,就使用GPT格式的分区表,如果不用UEFI的模式启动,就可以使用MBR格式的分区表。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6:28:52

附:Linux各个分区的作用/ 根目录,建议在根目录下面只有目录,不要直接有文件。swap 交换空间,相当于Windows上的虚拟内存。/boot 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,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,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,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/boot启动分区,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,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。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—120MB之间。/home 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,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。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,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,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,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,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。
以往Linux系统主要是提供服务器使用,所以/home这个目录使用量并不高。但随著Linux的桌面应用发展,不少人也拿来在日常上使用,这时/home就变成存储媒体中,最占容量的目录。假如你安装Ubuntu主要是桌面应用,那你可能需要把最大的空间留给他。
额外分割出/home有个最大的好处,当你重新安装系统时,你不需要特别去备份你的个人文件,只要在安装时,选择不要格式化这个分区,重新挂载为/home就不会丢失你的数据。
还有一个特别的应用:假如你会在你的计算机上,安装两个或更多的Linux系统,你可以共享/home这个分区。简单地说,你的个人文件可以在切换到其它Linux系统时,仍正常使用/tmp 用来存放临时文件。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。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,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,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。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,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。这个目录是任何人都能访问的,所以需要定期清理。/usr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,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
除了系统的基本程序外,其它所有的应用程序多放在这个目录当中。除了/home,/var这种变动数据的存放目录外,/usr大概是会是使用容量最大的目录,不过一般Linux下的应用程序通常不大,所以大多数的桌面应用顶多3~4GB的空间就已经相当足够了,若是服务器,多半也是2~3GB就足够了。/bin
/usr/bin
/usr/local/bin 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。/srv 一些服务启动之后,这些服务所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,如WWW服务器需要的网页数据就可以放在/srv/www中。/etc 系统主要的设置文件几乎都放在这个目录内。/lib
/usr/lib
/usr/local/lib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。/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。/lost+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,但当实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,有些文件临时存入在此。/dev 设备文件,在Linux系统上,任何设备都以文件类型存放在这个目录中,如硬盘设备文件,软驱、光驱设备文件等。/mnt
/media 挂载目录,用来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或者别的硬件设备(如光驱、软驱)。/opt 用于存储第三方软件的目录,不过我们还是习惯放在/usr/local下/proc 此目录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行产生的,存储了一些当前的进程ID号和CPU、内存的映射等,因为这个目录下的数据都在内存中,所以本身不占任何硬盘空间。/sbin
/usr/sbin
/usr/local/sbin 存放一些系统管理员才会用到的执行命令。/var 主要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,例如缓存(cache)或者是随时更改的登录文件(log file)。
假如你的计算机主要是提供网页服务,或者是mysql数据库,那/var会大量增加,你最好能够把/var额外分割出来。与/home的概念类似,重新安装时,不要格式化,仍可保留原来的数据。
在服务器的应用时,数据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,额外分区对数据的安全也有所帮助。此外,/var/log是系统log档保存的位置,养成有问题就去找log的好习惯,有助于解决问题。所以这也加强了额外分区的重要性。当一个服务器出现系统问题,甚至毁损时,除了你的数据外,之前的系统纪录也相当重要,找出为什么系统会出问题,可以帮助管理器快速排除障碍。/var/log 系统日志记录分区,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,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,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。

java 发表于 2018-11-26 16:59:43

linux uefi分区方案 Uefi+GPT Ubuntu系统分区实现高速启动http://jinriganhuo.com/3737.html

http://articles.e-works.net.cn/articles/articleimage/20118/129585395664218750.gifubuntu系统多数人只是运行在虚拟机中,可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喜欢全盘安装ubuntu系统,估计实践uefi启动和GPT分区的更在少数了。本文旨在介绍以uefi启动下用GPT分区实践Ubuntu系统分区。##何为UEFI##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,可以理解为替代Bios作为系统前启动器。因为省去了传统Bios的加载自检步骤,启动速度比较快。##何为GPT##GUID Partition Table 对应MBR分区表,GPT分区格式是新一代的分区形式。突破了MBR仅限4个主分区限制,是MBR的替代技术。uefi与GPT配合,可以实现极高的系统启动速度。uefi仅支持gpt启动。先看结论,最终硬盘分区方案:http://www.linuxdiyf.com/linux/uploads/allimg/160528/2-16052Q01442136.jpg在本人1TB硬盘中,实际只有4个分区。/ 477G/home 447Gswap 8G/boot/efi 285M本人在以往的安装实践中,曾经进行过细致分区,/usr,/var,/tmp一应俱全。但实际使用的结果就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系统清理,/var,/tmp分区经常装满,实际使用很麻烦。所以少分区不仅适用于windows系统,同样对ubuntu系统适用。所以采用了以上分区方案。那么如何实现uefi+GPT分区格式呢?首先,在bios中打开uefi选项http://www.linuxdiyf.com/linux/uploads/allimg/160528/2-16052Q0145A10.jpg图片不对!要把both改为UEFI only。然后通过u盘安装ubuntu,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,系统仅支持uefi启动,那么你的u盘也必须支持uefi启动,这就需要另一个工具来制作uefi启动u盘http://webdoc.lenovo.com.cn/lenovowsi/new_cskb/uploadfile/20140505095740001.jpgRufus(最新版本2.9 2016.05.17)http://www.linuxdiyf.com/linux/uploads/allimg/160528/2-16052Q015061a.jpg使用uefi,再选择相应iso文件,能够制作支持uefi启动的u盘,注意,同理可以uefi安装win10!rufus下载地址:用rufus制作好安装u盘。再次强调,把bios设为uefi only。然后u盘启动开始安装。在分区时除了三个基础分区以外,再选择一个/boot/efi分区,分区格式为fat32,该分区位于硬盘起始位置。之后一路安装即可。这样就成功实现了uefi+GPT分区下的全盘ubuntu。注意ubuntu只有64位版本支持uefi+GPT。不过,可能由于是机械硬盘的缘故,启动速度不算很快,可能也是和我的uefi+SSD+win10比较了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deepin系统安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