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mu 发表于 2020-6-27 10:39:19

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去了哪里?观音心知肚明为何不说破?

https://www.wukong.com/answer/6841722331987968269/
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去了哪里?观音心知肚明为何不说破?《西游记》是一本神话小说,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许多理论知识,创造出唐僧和孙悟空等经典角色,其中孙悟空半夜三更被菩提老祖教的故事来源于六祖坛经,六祖惠能也是五祖弘忍晚上三更偷偷传他佛法和衣钵!在西游记中有一个细节,孙悟空说过“此间更无六耳”,意思就是这里只有两个人四个耳朵,没有第三个人。六耳猕猴在外形、神通几乎和孙悟空没有任何差别,就连朝夕相处的唐僧、八戒和沙和尚都分别不出来,后还是被如来识破,被悟空一棍打死。想知道六耳猕猴去处,关键要知道他的来处。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tos-cn-i-0022/2dd8939975614232a6cae414a3fa9508一、奇怪的登场,谜一般的操作六耳猕猴登场的时机也十分蹊跷,孙悟空被唐僧赶跑,忽然就出现了六耳猕猴,他没有吃唐僧,毕竟当时吃唐僧是标准做法,他也没有打死老百姓和其他妖怪,他做了一件诡异的事情,居然抢走了行李去拜佛求取真经。(谜一般的操作)接下来就是孙悟空出现,发现了假冒自己的猴子,活脱脱的如同镜子里面的一样,包括神通法术战斗力。经过一番波折,后来如来识破真假,被孙悟空打死。不禁要问,六耳猕猴出来闹了这么一通有什么目的,有什么意义?沙僧就问了:“师兄,你抢了师傅的官文有什么用?”六耳猕猴回答:“贤弟,我打唐僧,抢行李,不因为不上西方,也不因我爱居此地。我今熟读了碟文,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,送上东土,我独成功,教那南瞻部洲人立我为祖,万代传名也。”你看,六耳猕猴想自己成佛,取代唐僧的位置,还要万代留名。(追求不同于其他妖怪!)但是接下来的操作就严重不符合逻辑,他为什么没有把唐僧等人灭口,似乎是故意在等待孙悟空的出现,下一盘更大的棋。(或者说用一些法术,手段控制唐僧等人的人身自由,只要自己事成再放了他们。)接下来又是神奇的操作。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tos-cn-i-0022/cb7b800c2cb54e8da0f5bb27523fc91d六耳猕猴抢了唐僧的行李去哪儿了?他去了花果山,在花果山找了几个会变化的猴子,分别变成了沙僧、八戒和唐僧,他要自己去西天取经!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,六耳猕猴抢了唐僧的行李,为什么要跑去花果山?要知道,花果山可是孙悟空的老巢,孙悟空已经被唐僧赶走,很快就会回花果山!六耳猕猴跑到花果山去,这不是找着跟孙悟空干仗吗?这就好比一个小偷,在大街上偷了张三的东西,他不回自己家躲起来,反而跑到张三家里躲起来,这也太不符合正常逻辑了!而且,孙悟空后来打上了花果山,拉着六耳猕猴去观音、天庭、地府、如来等处分辨真假,六耳猕猴悍然不惧,你说去哪儿咱们就去哪儿!俨然一副不怕事大就怕事小的主。(他到底有什么目的?)明知前方身先死,万代传名尽是空。即便这样,六耳弥猴仍然义无反顾的去了。两个孙悟空刚到“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”,如来就对大众道:“汝等具是一心,且看二心竟斗而来也。”书中如来曾道:“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;有五虫乃贏鳞毛羽昆。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。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。“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。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。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。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。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。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”也。剧情突然有变,六耳本相败露,“孙大圣忍不住,抡起铁棒,劈头一下打死,至今绝此一种。”打死六耳,大圣叩头谢道:“上告如来得知,那师父定是不要我,我此去,若不收留,却不又劳一番神思!望如来方便,把松箍儿咒念一念,褪下这个金箍,交还如来,放我还俗去罢。”如来道:“你休乱想,切莫放刁。我教观音送你去,不怕他不收。好生保护他去,那时功成归极乐,汝亦坐莲台。”有没有发现,六耳猕猴并没有按照他原先说的那么做。六耳猕猴没有进行一句解释,说自己已经熟读了碟文,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,送上东土......而且孙悟空也是一凡谜之操作。故此,六耳猕猴出现的诡异,消失的也没头没尾。(这到底是个什么套路?)二、六耳猕猴到底是谁?只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六耳猕猴就是如来亲口说的那个“四猴混世,不入十类”中的六耳猕猴;另一个就是孙悟空自己的幻影。如果是罕有的神猴假如他是如来说的那么神奇的物种,如此的优秀,那么问题来了,他在被识破后,为何没有理论辩解,反而是一句话没说。不符合常理,六耳弥猴的目的是取代唐僧团队,“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,送上东土......”如此正当的理由,如来可能会考虑一下,因为对如来而言,东土传经才是重中之重,谁来执行东土传经并不重要(唐僧之前,已有数个取经人,沙僧脖子上最初的佛珠就是取经人的头盖骨所制)。而且多一个有实力的第二团队,那么东土传经的成功概率会更大,更有保障。http://p9.pstatp.com/large/tos-cn-i-0022/7e4117d1f28a4e1faad092c624f9871c而且,六耳弥猴的本领和“孙大圣无二”,如此优秀并且愿意主动取经的后备队员,如来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?这个道理,“善聆音,能察理,知前后,万物皆明”的六耳猕猴,不会不明白,他一定会开口辩解,只要张嘴,就能活下去,甚至可以去取经。为什么不辩解?解释不通。前面和悟空争斗,找菩萨神仙分辨,然后按照谛听的说法来灵山求佛祖,到此时,六耳一直保持着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。可是到了如来面前,刚被道破本相便“急纵身,跳起来就走”,心理素质差的不堪一击,不辩解也不用立刻跑啊。因为这个时候,如来并没有指出哪只猴子是六耳,哪只是悟空!本来还要再费一番周折,一跑,立刻露馅了。一只“不入十类”与“灵明石猴”齐名的“六耳猕猴”,不可能如此窝囊,曾经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哪去了?为什么前面信心爆棚,后面瞬间就心理崩溃?也解释不通。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tos-cn-i-0022/9444ba4004e0414984d511505f85d5e0照妖镜看的清楚,“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,金箍衣服,毫发不差。”看见没,六耳猕猴的重要特征“六耳”并没有被照出来,而“孙悟空的影子”已经影射此怪,是孙悟空变化而来。照妖镜的存在,同时也断绝了其他妖怪变化的可能性。所以这个六耳猕猴不说真的”六耳猕猴“,只是孙悟空自己变的一只猴子。所谓的真假美猴王,不过是孙悟空斩除心魔的过程。回到一开始,《西游记》创作来源的一个素材《六祖坛经》。当初神秀一句偈语:“身似菩提树,心似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神秀的这首偈语已经到达了很高的境界,但是,六祖觉得还是悟得不彻底,于是针对这首偈语吟出了另一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“作者就是在诠释这个偈语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六耳猕猴被打死之后去了哪里?观音心知肚明为何不说破?